愚孝男他重生了[七零] 第268节(1 / 2)

这下铺子里就只有两家人在了,陈大哥也是个爽快人,直接给了个价,比杨继西他们想的要低很多,就二百块钱。

下午就去镇上过了户,新房本上写的是杨继西的名字,这是孙桂芳要求的,县里的房子已经是她的名字了,这里怎么也要留下杨继西的。

因为陈叔他们要去柳大哥老家,所以杨继西办完事儿后,就去老马沟找杨幺妹他们说铺子的事儿。

杨幺妹刚给女儿换了尿布,听见外面传来刘章叫哥的声音,还有些惊讶,抱着孩子出去一看,可不就是杨继西。

“我来跟你们说一个事儿。”杨继西说起合租铺子的事儿,又说了杨幺妹那裁缝手艺,问他们有没有想法。

“我觉得成,”刘章点头,“这家里也有点钱了,我看就是买下来也成。”

反正家里的房子也很老了,就算是前几年把房顶给弄了弄,可到底住着不怎么舒服。

这买自然是比租好,杨继西一拍腿:“那就买下来!咱们再租出去,钱要是不够,我和你们嫂子能垫着呢。”

二人都是说干就干的,刘章揣着钱就跟着杨继西去了镇上,好在宋大姐他们晚上是住在这房子里的,见他又带了一个人来,还是买房子的,宋大姐倒也没问咋回事。

直接报了价:“这房子比杨老板家的大一间,所以怎么也要三百五十块钱。”

四间屋子,加一个大院子,还有两个前铺子,这确实比杨继西他们的杂货铺大。

“三百块,我们诚心买。”杨继西砍五十块钱。

宋大姐知道他会还价,可也没想到这么狠:“杨老板,这一下就少了五十,那可不能这么砍价。”

杨二奶奶就怕他们讲价不成,所以过来了,闻言问了一声多少钱,宋大姐说三百五十块钱。

她便道:“你们这房子虽然大,可也比我们那房子旧,我听他陈叔说了,你们这房子是□□年建的,陈叔家的是七二年建的,可比你们这房子年轻八年呢。”

宋大姐一愣,没想到他们还打听了这个:“那少二十。”

“三十,就三百二十块钱,听着也好听。”

杨二奶奶道。

“哎哟老姐姐,你可真会说啊,”宋大姐笑道,“成,现在还早,咱们是今天过户还是明儿?”

“今天。”刘章道。

免得夜长梦多。

得亏这个年代单位的人住在单位里的多,不然还真不好办下来。

等过了户,已经快七点钟了。

刘章也不吃晚饭,赶回了老马沟。

知道事儿办成了,杨幺妹也高兴,得知房本上是自己的名字,拿着房本的杨幺妹一愣。

刘章倒是觉得没啥:“你是我媳妇儿,你的就是我的,不分啥,哥他们在县里的房子也是嫂子的名字。”

杨幺妹垂头重新翻开房本,看着上面写在房屋所有人旁边的名字,原来这是自己的名字。

“等下个月初八,我们就能搬过去了,哥说明儿把缝纫机给咱们送过来,让你先多练练,还有布的事儿,他说给我们找他朋友看看有啥供货比较便宜,料子也不错的.......”

侯长亮来到杂货铺,得知买下对面房子的是刘章夫妇,也松了口气:“那就太好了,是熟人,而且都是明理的。”

杨二奶奶闻言也笑:“你们这铺子打算谁来守?”

“我大嫂,我娘还有我媳妇儿。”

侯长亮他们还没分家呢,而且家里也很团结。

他妹妹去年结了婚,就在本村,离得也近。

“那敢情好啊,我能常见到你娘了。”想到好姐妹不久后就能在对面,杨二奶奶的心情不错。

“是啊,我娘那天也说呢。”侯长亮和杨二奶奶说了一会儿话后,便走了。

还留下了一斤米糖,孙桂芳不收,他还不高兴呢。

孙桂芳掰下一块米糖递给杨二奶奶,杨二奶奶笑眯眯地吃着:“这日子越来越好了。”

“是啊。”孙桂芳点头。

十一月初八那天,宋大姐他们上午刚搬走,把钥匙交给杨继西他们,下午杨幺妹一家四口就搬进去了。

为了让侯长亮他们更舒服地租房子,干脆就把后院也一分为二,好在后院大,就是隔开了也不觉得拥挤。

把宋大姐他们之前的灶房给了侯长亮他们,毕竟是做早点生意,还是用大锅比较好,杨幺妹他们在小偏房另起了一个灶台,够他们一家四口用了。

两个铺子中间那道门也用木板隔断了,这样各有各的铺子,各进各的院子。

杨文清办事很稳妥,上个月杨继西写信拜托对方找布商,这个月初二就寄过来好多的布,帮着把杨幺妹他们铺子给收拾了一番,又把定做的挂架啥的安上去。

再把布料一放,缝纫机一摆,这裁缝店就成了。

等侯长亮他们搬过来的时候,杨幺妹他们的铺子已经开张了好几天了。

王海燕还没进自家铺子,就先到杂货铺和老朋友杨二奶奶说了一会儿话,这才过去帮着归整东西。

杨二奶奶也是个闲不住的,反正有孙桂芳看铺子,自己便过去帮忙。

杨幺妹忙着做衣服呢,她接了好几个单子,都是出嫁穿的衣服,旁边放着一张小床,床上小丫头睡得正香甜,平安则是去念书了。

而刘章和杨继西一道去帮着牵电线,要一点一点地拉过来才轮到他们呢。